首页>工业资讯>时评>详细信息

石化行业绿色发展六大行动计划

来源:时间:2017-04-25 14:05:20人气:努力加载中...
概述: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新理念,加快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由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跨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去年发布《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研石化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新理念,加快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由“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跨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去年发布《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研石化企业及重点园区,编制完成了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绿色发展六大行动计划,即《废水治理行动计划》《废气治理行动计划》《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行动计划》《安全管理提升行动计划》《节能低碳行动计划》《石油和化工园区绿色发展行动计划》,为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石油和化学工业废水治理行动计划

重点任务和技术措施

根据行业废水的不同来源和组成,按照源头消减、资源化利用及末端治理的全过程控制思路,强化科技支撑,针对不同的废水治理任务实施不同的技术措施。

推广一批成熟的清洁生产技术,源头减少废水产生。

化肥:氮肥行业鼓励实施水煤浆加压气化、干煤粉加压气化等先进煤气化技术改造。鼓励煤气化洗涤除尘水闭路循环超低排放、高浓度氨氮COD废水资源化利用等。

煤化工:在煤制天然气中,选择碎煤加压和水煤浆气化工艺组合等;在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产品中,根据不同煤种选择先进的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等。

农药:加快高效催化、高效纯化、定向合成等技术的推广。

染料:重点应用高效催化等技术,开展DSD酸等中间体催化加氢工艺推广应用,淘汰铁粉还原工艺。

氯碱:推广含汞废水全处理工艺技术等。

开展先进技术示范,推进重点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化。

含盐废水:重点开展浓盐水资源化技术、含盐有机废水造粒焚烧技术、分盐技术等示范。

含酸废水:推进烷基化废酸生产无水硫酸镁、钛白粉废酸回用技术等示范。

高氨氮废水:推进高效生物膜脱氮技术、双膜法组合工艺处理化肥氨氮废水及回用技术等示范。

含重金属废水:重点开展含汞废水“形态转化—固液分离”处理新工艺、物理吸附法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等示范。

难降解废水:推进氯乙酸结晶母液资源化利用技术、树脂吸附法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及资源化技术等示范。

提升和改造废水处理装置,严控末端排放。

过程强化与优化方面:重点开展丙烯酸及其脂类废水处理新工艺等研发和示范。

协同处置与废水资源化方面:重点开展氯化氢氧化制氯气、多元料浆气化装置处置有机废液技术等研发和示范。

末端治理提标方面:重点开展化工污水深度处理平板MBR技术等研发和示范。

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装备,强化废水治理科技支撑。

废水预处理方面:研制高吸附容量、高选择性、易再生、用于有机污染物资源回收的复合功能树脂和氢键树脂新型吸附剂等。

催化氧化方面:开发以TiO2为基本活性成分的负载型光催化氧化剂及应用技术等。

废水处理过程强化方面:分离选育适合高盐度以及难降解有毒有机废水处理的高效微生物菌种,开发高效菌株的自固定化方法等。

系统集成和优化方面:开发以树脂吸附技术、催化氧化技术和高效生化技术为主的组合工艺等。

水处理应急方面:研发大面积溢油安全处置技术与装备等。

治理目标

到2020年,废水治理率达100%以上,废水处置达标率100%;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93%以上;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比“十二五”末降低18%;COD、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比“十二五”末减少15%;突破10~15项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在重点行业组织推广先进适用技术20项以上;建成技术集成示范工程20项以上;组建3~5个行业级创新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制订并发布废水治理与达标排放的技术规范和标准10项以上。

石油和化学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行动计划

重点任务和技术措施

加快清洁生产技术推广,源头减少固废产生。

石化:推广过氧化氢直接氧化制环氧丙烷技术、氯丙烯直接氧化生产环氧氯丙烷等技术。

化肥:氮肥鼓励实施水煤浆加压气化、粉煤加压气化等先进煤气化技术改造。磷肥研发推广湿法磷酸萃取过程中的工艺控制和优化技术等。

氯碱: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全面淘汰高汞触媒,构建低汞触媒生产与废汞触媒回收一体化机制。

无机盐:铬盐行业优先考虑铬渣减量化,推广铬铁碱溶氧化制铬酸钠等液相氧化法清洁生产工艺;黄磷生产鼓励采用密闭高压水淬冲渣、中低品位磷矿烧结球团等技术。

农药:加快高效催化、高效纯化、定向合成等技术的推广,氯代吡啶等重点产品及关键中间体实施清洁生产工艺改造。

染料:重点推广应用高效催化、三氧化硫磺化、连续硝化、定向氯化等技术。

钛白粉:优化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从源头减少废酸、废渣产生量等。

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努力实现废物资源化。

磷石膏:大力推进磷石膏生产水泥缓凝剂、石膏建材产品等大规模利用等。

废旧轮胎:推广预硫化轮胎翻新技术、常温橡胶粉生产技术、橡胶粉改性沥青技术等。

污泥:推广采用低温真空脱水干化技术对污泥进行固液分离。鼓励采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园区工业废水处理污泥等。

加快推进废酸废盐处理,力争实现产业内循环。

废酸:鼓励废酸处理与磷化工产业相结合,采取酸解预混、吸收制硫酸和萃取制磷酸等工艺用于磷矿分解;鼓励废酸产生企业与造船、冶金等产业合作等。

废盐:鼓励氯碱化工、纯碱化工充分利用自身盐水净化、电解、煅烧等装置优势,开展可行性研究。

加强重点危险废物治理,确保废物无害化处置。

石化碱渣:鼓励采用高效生物处理碱渣技术,通过生物反应器+特效微生物+营养液组合处理等。

含重金属废渣:含六价铬的铬渣应全部实现解毒处理,解毒后用于钢铁、氧化铁红生产或安全堆存;钡盐产生的钡渣应在解毒处理后用于生产免烧砖和水泥添加剂。

精馏残液:鼓励化肥、煤化工企业充分利用水煤浆气化装置等煤气化装置高温熔融协同处置蒸馏及反应残液等危险废物。

鼓励资源型废物回收,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废催化剂:鼓励开展废催化剂湿法或者火法回收稀土和其他钒、镍等有色金属的技术研发等。

资源型废渣:大力推广磷矿伴生氟硅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氟硅酸钠法制冰晶石联产优质白炭黑技术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大力发展固废处置产业,推进行业转型升级。

鼓励企业充分利用自身装置优势,积极申请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资质协同处置危险废物;鼓励煤化工企业利用煤气化装置协同处置高浓度废液等。

治理目标

到2020年,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85%,其中综合利用率达到75%;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100%,其中综合利用率达到65%。炼化“三泥”处置利用率达到100%,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40%,废旧轮胎综合利用量850万吨,铬渣处理利用率达到100%,废盐综合利用率达到50%,废酸综合利用率达到60%。

到2020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固体废物源头减排、清洁生产技术普及率达到80%,突破10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推广30项先进适用技术,组建20个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工程技术中心,发布10项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规范和20项综合利用产品标准。全行业建立起相对成熟、完善的循环型产业体系。

石油和化学工业节能低碳行动计划

重点任务和技术措施

“十三五”期间,全行业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等战略新兴产业,完成油品质量升级到国五标准,积极推进国六标准,农药、化肥、染料等行业的高端绿色产品占比大幅提升,稳步提升单位产品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工业增加值产出量。推动节能装备制造与应用,培育一批专业能源和碳资产运营管理、节能低碳材料生产等企业和“专、精、特、新”的节能低碳服务企业。

积极推广行业通用节能技术。

在行业中继续推进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对企业能源系统的生产、输配和消耗环节实施集中扁平化的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的管控一体化。推广蒸汽梯级利用、高压变频调速等高效节能工艺等技术。

开展节能低碳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解决共性节能低碳技术瓶颈。

重点开发大通量空冷、多效节能换热器等天然气液化成套设备,高效永磁电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石化化工载能装备健康能效监测诊断和在役再制造技术、石化装置换热系统智能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开展电机输出功率在线监测技术研究等。

结合行业工艺特点,推广和研发适用的节能低碳技术。

炼油行业:重点推广应用催化加氢、低氮燃烧、催化烟气脱硫脱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化工行业:重点推进先进煤气化技术、乙烯裂解炉耐高温辐射涂料技术等;推广电石尾气、甲醇等化学品的综合利用技术等。

石油开发:完善稠油开发技术,开展稠油热采注汽系统热、电、汽联产技术研究;开发分壁塔技术在油品和芳烃分离工艺过程中的应用技术等。

目标

到202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比 “十二五”末下降10%,重点产品单位综合能耗显著下降。重点石化和化工企业基本完成节能减碳信息监测系统的建立。企业能结合自身生产特点,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企业节能减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重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组建一支专业化的节能减碳队伍。

石油和化学工业废气治理行动计划

重点任务和技术措施

针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VOCs的物质特性,推动石油和化工行业废气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建立跨部门、跨行业、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加大废气治理的重大关键技术与成套设备研发力度,加快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效率高、产物资源化的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筛选一批典型和有效的废气治理技术,制定专项工程实施方案,争取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加快先进适用环保技术装备的推广和应用。

脱硫脱硝和除尘方面:重点推广的成熟技术包括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及多组分污染物协同净化技术、低温SCR技术、梯级分离净化氨法脱硫除尘一体化等技术。黄磷行业推广尾气干法除尘技术,炼油行业发展适应高含硫原油的渣油加氢、大型硫回收等技术,氮肥行业推广先进煤气化技术,尿素推广袋式尾气除尘技术,橡胶行业全面推广常压连续脱硫生产工艺,染料行业重点推广高效催化、连续硝化技术等。

重点研发的技术包括以袋式除尘技术为核心的废气协同治理技术、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体化净化处理技术等工程化技术。加大对锅炉节能环保基础性、前沿性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力度,攻克高效燃烧、高效余热利用、自动控制、污染控制等关键技术。

VOCs治理方面:重点推广的成熟技术包括活性炭吸附—氮气脱附冷凝溶剂回收技术、油品储运过程油气活性炭吸附回收技术、油品储运过程油气膜分离-吸附回收技术、固定式有机废气蓄热燃烧技术、旋转式蓄热燃烧净化技术、蓄热催化燃烧(RCO)技术、含氮VOCs废气催化氧化+选择性催化还原净化技术、常温高效催化氧化技术、低浓度有机废气生物净化技术、高级氧化-生物净化耦合处理技术、吸附浓缩+燃烧组合净化技术、低浓度和恶臭气体净化新技术等VOCs末端治理技术。全面推行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逐步安装在线连续监测系统,建设厂界安装挥发性有机物环境监测设施。

重点研发的技术包括新型低排放储运关键技术、工业集聚区有机污染物泄漏与修复关键技术、大宗有机污染排放物的高效回收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高毒性有机污染排放物无害化高效处理关键技术、大风量和低浓度有机污染物高效处理关键技术、移动源有机污染排放物无害化高效处理技术等。

治理目标

到2020年,石油和化工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均比“十二五”末减少15%,VOCs排放量削减30%以上,万元增加值能源消耗和CO2排放量均比“十二五”末降低10%。绿色涂料产品比例达到60%以上,绿色农药制剂产品比例达到70%以上,绿色轮胎产品比例达到50%以上,绿色胶黏剂产品比例达到85%以上,绿色环保型增塑剂产品比例达到40%以上,合成橡胶环保产品比例达到75%以上。完成第二阶段HCFCs淘汰量达到35%的削减目标。

在全行业提高工业锅炉自动化控制水平并配备配套的污染物在线监测装置;重点企业建立锅炉能源管理系统,计量管理显著加强;石油和化工行业全面推行VOCs的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建成一批VOCs排放在线连续监测系统,按照相关控排政策编制VOCs动态排放清单,初步建立行业、企业、园区污染物排放基本信息数据库。

石油和化学工业安全管理提升行动计划

重点工作和措施

努力构建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强化责任落实。

一是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的、无死角的、涵盖全公司各层级的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图,通过此图实现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全覆盖。根据上述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图,指导企业制定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制,且责任制内容必须做到可落实、可执行、可考核。

二是根据上述的安全责任制,指导企业建立起完善的安全责任考核体系,考核体系的内容既有结果考核,又有过程考核,且重在过程考核,在考核方式上既有激励又有处罚;且在考核初期以激励为主。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建立安全文化长效机制。

一是组织开展对于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人员的培训,提升各级负责人的安全领导力。

二是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的员工安全培训体系,编制以需求为导向的安全培训内容和培训计划,特别注重安全意识的培育。

三是建立以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培训效果评估制度。

四是采取以强化安全文化培育为目的的灵活安全文化培育模式,实现员工安全意识和素质的尽快提升,加快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

积极参加安全责任保险,加大安全投入。

引导企业按照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精神,缴纳安全生产责任险,指导企业充分利用安全责任险事前预防和控制功能,提高企业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同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大安全投入。通过在安全设施、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事故应急救援、改善员工劳动保护、隐患整改等工作上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化水平。

强化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提升安全风险的可控性。

指导企业科学、有效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于排查出的各种隐患点进行认真分析研判,找出产生此隐患的原因,采取有效整改措施,防范此类隐患的产生,并将其扩大到隐患点所属管理条线以及企业管理层面是否存在此类隐患及原因,通过分析和研判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有效地推进减少隐患产生并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升企业安全风险的可控性。

持续开展责任关怀活动,提高企业自律意识。

继续在行业内大力宣贯责任关怀的理念,使更多的化工企业和化工人认知责任关怀,并通过各专业工作组的有效活动,引导行业内企业积极实施责任关怀六项准则,同时,通过持续开展责任关怀的宣传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行业自律意识和管理水平,以实际行动改变社会上“谈化色变”的观念,推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使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成为具有良好社会形象的行业。

安全管理提升目标

到2020年,全行业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状况得到有效的提升;全行业企业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2020年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比2015年下降10%;2020年危险化学品和化工较大以上事故起数比2015年下降15%,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到2020年,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达到二级以上水平,创建50家以上一级企业。

石油和化工园区绿色发展行动计划

重点任务

优化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升土地资源对园区绿色发展的承载能力。

明确园区发展的主导产业,培育专业特色鲜明的产业优势,并与区域内上下游产业相互关联,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品牌突出、优势互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坚持节约优先、合理使用、市场配置、改革创新的原则管理和利用园区内土地,提升园区土地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协同创新,以园区循环化改造为抓手,为园区绿色发展提供支撑。

在园区内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对区内运输、供水、供电、照明、通讯、建筑和环保等基础设施进行绿色化、循环化改造;鼓励区内企业开发和推广化工节能技术、材料、产品和装备,鼓励企业采用能量梯级利用、余热余压回收等先进节能适用技术开展技术改造,提高利用效率;在有条件的地区选取地理位置接近,产业结构互补的园区,以企业间的商业合作为基础通过建立跨区域的物料管道,实现园区与园区之间主要石化原料的互通互供,从而进一步完善下游企业的原料供给来源。

严格监管,完善园区安环管理责任体系和考核体系,为园区绿色发展夯实根基。

完善企业自查、专家(第三方机构)问诊检查、联合执法检查、打非治违“四位一体”执法检查体系;建立园区、部门、企业三级安全环保管理责任网络,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建立企业安全环保诚信管理体系;加大追责问责力度,确保安全环保隐患及时整改到位;在行政监管以外,辅以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鼓励支持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社会组织等第三方力量发挥行业自律规范作用,探索安环管理新模式。

智慧建设,提升园区环境监管和应急救援水平,是推进园区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自动化控制、现代通讯、音视频、软硬件集成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化工园区安全、消防、通讯网络、信息发布、管网设备能源监控、停车管理、自动化办公等多个系统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打造“智慧化工园区”。

创建绿色化工园区,是园区绿色发展系统化的集中体现。

着力推动一批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完善、绿色水平高的园区,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化利用水平,推动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在园区层级加强余热余压废热资源的回收利用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建设园区智能微电网,促进园区内企业废物资源交换利用,补全完善园区内产业的绿色链条,推进园区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园区内企业开发绿色产品、主导产业创建绿色工厂,龙头企业建设绿色供应链,实现园区整体的绿色发展。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培育20个“绿色化工园区”,20个“智慧化工园区”,20个化工类的“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进一步完善、推广、示范一批适合我国国情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园区绿色化、智慧化、循环化发展范式和管理模式。为化工园区全面落实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实现转型发展提供示范。

到2020年,省级以上园区的土地投资强度不低于20亿元/平方千米;75%的国家级园区和50%的省级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园区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水循环利用率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基本实现“零排放”;实现80%的省级以上化工园区建成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实现省级以上重点化工园区全面承诺践行责任关怀。 

相关资讯